去年股转系统发布了创新层的标准之后,在4月29日年报截止日期之后,进入5月份就会正式开始实行,其中有三个标准:
标准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
标准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
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
在达到上述任一标准的基础上,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并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
根据我们的统计,达到这三项标准的公司情况如下:
符合标准一的公司有 73 家;
符合标准二的公司有 565 家;
符合标准三的公司有 276 家;
符合融资或交易日标准的公司有 1666 家。
符合标准一和交易标准的公司有 15 家;
符合标准二和交易标准的公司有 284 家;
符合标准三和交易标准的公司有 257 家。
符合标准一、二、三的公司总共有 878 家;
符合标准一、二、三,而且符合交易标准的公司总共有 523 家。
(注:以上统计是根据稿件撰写日为止的一些不完全公开数据进行的统计,并不是官方统计)
创新层的公司数量只占新三板所有公司数量的 7.9%,但是创新层在2015年的营业收入,占了所有新三板公司的 23.8%。
创新层企业中,信息技术,互联网,软件开发等新兴行业占很大比例。
当前创新层企业,在过去的三年中,营业收入一直有所提高,营业收入占新三板总体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新三板创新层与其他公司的平均数据对比:
平均数据 | 创新层 | 非创新层 |
定增次数 | 0.42 | 0.11 |
营业总收入 复合增长率 |
78.70% | 24.80% |
营业收入 (2014)/万元 |
30126 | 12690 |
营业收入 (2015)/万元 |
30698 | 7685 |
股东总户数 | 56.15 | 32.42 |
非创新层的企业会寻求进入创新层的机会。
实际上有很多企业已经部分,或者大部分的条件来进入创新层,它可能只需要增加股东数量,完成一次融资,就可以进入创新层。
也有很多企业在某些指标上达不到创新层标准,它们会寻求其他机会,例如融资,并购,提高收入,提高交易数量等等。
创新层企业会借此宣传自己,增加交易机会。
创新层相对非创新层的企业更多的集中在新型行业、风口领域,它们的目标可能也不仅仅在新三板,而是转到主板去提高更高的流通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