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因互联,在我心中,是一个特别想去又害怕去的公司。
我本科是 GIS 专业,涉及编程很少,真正开始学编程其实也是在文因,2016年我在文因实习过三个月左右。说实话,鲍老师是我学编程的启蒙老师,我想我会永远记得他给我买的第一本学 Python 的书,以及随着我水平的进步买的其他书。我对鲍老师能那么关心一个实习生的成长而感动万分。
话说回来,满打满算我学习编程也就一年,找工作时评估了一下自己的编程能力,对自己能胜任创业公司类似“开发工程师”的职位持有怀疑态度。和公司的各个工程师(感觉都是偶像级别的)相比,真的非常不好意思比。这点怕,让我觉得自己很没出息。
转机出现在六月下旬,鲍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问,“你愿意来我们公司么。” 当天晚上激动地失眠了。后来通过和鲍老师聊,明白了一点他愿意招我这个“技术菜鸟”的原因,“很踏实,有耐心,自带学习引擎”。我不知道我是否真正拥有这些特性,但以后绝对会坚持做到。读鲍老师文章也开始明白,“是角色总结,而非职位招聘”,“没有人生而知之”,我想我也可以不断演进,不断成长。
成长小记
来文因互联一个月了,我想记录一下这一个月的成长和生活。
正式入职第一天,鲍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金融问答系统,可以让金融从业人员,在多种不同场合,通过对话内容分析,满足个性化的金融信息查询需求,顿时感觉要开始一个 exciting 又充满挑战的旅程了。
实际上刚入职第一个星期是不太顺利的[捂脸笑]。每天最怕大王(项目负责人昵称,我司很多人都有友爱的昵称)每隔几个小时问一次,“你这边进展怎么样了?” 因为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和工程素质,加入团队项目有些陌生,容易慌乱,所以进度较慢,自己都觉得羞愧。
除此之外,同事们似乎都各有所长,大王懂生物还是一个技术大拿,以业余生活运营的《数据科学家快报》为证;火箭科学家不仅会控制火箭轨道,所有计算机技术好像都懂,知乎、公众号都有根据地;全能代理(昵称)各种编程语言都会;还有两个96年的boy,前端后端技术666……大家工作之余,吃饭期间等等各种技术思想火花碰撞的时候,大部分名词我是听不懂的;公司有上千本图书,不管是技术、金融、历史等,我读过的实在是太少,所以还真有点自卑。
后来反思,怎么就这么傻,怎么就不知道多沟通多请教呢。这样一想,便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多学多问嘛。最近这几个星期,每天都能开心地回家,地铁上还想着今天完成了什么任务,从大王那里学到了哪些优美的代码,从火箭科学家那里理解了哪些底层的知识,从全能代理那里知道了 IDE 里面有这么个高效的操作……
我庆幸自己在这么一个团队,大王会非常耐心地给我讲为什么开发这么个功能以及认真地听我的想法和思路(我理解问题太慢,有时候一件事情能问三遍[再次捂脸]);火箭科学家甚至会告诉你这个功能的源码解释是什么;全能代理专家会实际操作一遍,让你印象更深刻。如果鲍老师在,他是非常愿意和公司的每一位成员多交流沟通的。 另外,这个项目每天的复盘,增加了我们的成就感,同时能暴露自己的不足,快速成长。
在共同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比如要有产品化的思维;项目需要有优先级以及如何安排优先级;程序中是否各种情况全都考虑;测试是否完备;一定要有指标体现项目可用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求精益……
最后记我司警句:“吾日三省吾身: 有没有对技术精益求精?有没有交付? 有没有理清优先级?”
欢迎来玩
再来补充一发我司小福利:
公司管饭,可以向阿姨点各种想吃的菜(吃货之心,人难免有之);最喜欢的水果,这个夏天每天都免费满足啦;幸亏会打羽毛,每周和公司的小伙伴都玩的很嗨 ~
如果你热爱编程,想要加入我们一起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 欢迎投递简历至创始人鲍捷博士的邮箱:baojie@memect.co (PS:提前听听他给你的一个小建议吧 —— 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慢慢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