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与百度的共生:整形第一股净利80%投百度广告

前几日,魏则西之死,让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百度竞价排名之恶。在其背后,莆田系医院依靠治疗性病发家的丑闻也被挖了出来。然而,不只是疑难病症的治疗,在整容日趋火热的今天,医美行业也与莆田系以及百度推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整形第一股80%净利润流入百度

在对百度的声讨达到一个新高潮的同时,我在思考,到底是为了多大的利益,能够使百度这样一个巨头卖掉血友病吧、为违规的医院做推广。

在新三板数据库中,一组数据解答了我的疑惑。在2015年年报中,一家整形医院的营收为3.38亿元,净利润为2940.49万元,而它给百度的广告费用高达2317万元,占其净利润近80%。而在2014年,这家医院对百度的投入也高达1952万元,比其当年的净利润多出数百万元。这家公司,便是新三板整形第一股——华韩整形。

来自文因互联数据库

2013年11月6日,华韩整形在新三板挂牌,被称为国内整形美容第一股。其创始人是林国良,即著名的莆田健康产业总会执行会长,目前实际控制人李昕隆是莆田健康产业总会的副监事长。显而易见,华韩整形属“莆田系医院”。


来自文因互联数据库

在其公开转让说明书的风险提示部分,华韩整形就曾提到过公共关系风险。而在魏则西事件发生后,该华韩整形一位没有透露名字的人士表示:“目前,民众情绪不是很理智,需要有发泄情绪的渠道。但是,公司作为一家正规的民营医院,旗下医院都是正规经营,并不存在承包一说。该事件对公司影响并不大,公司股价表现也比较平稳。”[其发言来自搜狐证券频道]

然而,其影响究竟如何,还要看接下来华韩整形在新三板上的走势。

百度市值两天蒸发约450亿元


来自纳斯达克

魏则西事件爆发后,百度的股价由200美元一路下跌至172美元,市值蒸发约450亿元。这一数值相当于百度2014年全年的营收。如此急剧的缩水,是仅仅因为舆论作用,还是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真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百度的竞价排名服务占其整个互联网广告的百分之四十。但除此之外,百度还有其他的收费模式。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百度的营收结构。其收费模式主要有四种:

1.竞价排名

分为企业名关键词和行业性关键词,后者要比前者收费高许多。

2.品牌专区

让缴费者排在企业名搜索结果第一位,先于竞价排名。只有企业名关键词,全年一次性收费,平均100万一年。

3.添加信誉标识服务

认证加V,根据不同的等级收费不同,百度搜索会为网民提供一定的保障。加V的企业对竞价排名没有影响。

4.专区服务

当用户搜索行业性术语,首先出现竞价排名推广链接,其次就是专区推广。取得品牌专区用户资格后,按CPS点击收费。

在相同的区块中,百度对医疗行业的收费远高于其他行业。比如“品牌起跑线”服务中,非医疗行业的每个推广单元单月推广价为2200元起,而医疗行业的价格则为21000元起,是非医疗行业的近十倍。同时,民营医院的数量近几年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中。对于缺乏推广渠道的民营医院,其营销需求非常旺盛,80%以上的民营医院营销依靠于互联网。

2014年,百度网络营销收入484.9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52.5%。其中,网络营销的活跃客户数量在80万家左右,平均来自每个客户的营收为6万元左右。相比之下,民营医院在百度身上花费的推广支出大多是以百万元计的。毫无疑问,医疗行业的推广营收在百度的收入比重中占比不小。

莆田系与百度的共生


来自Google图片

早在2015年4月,莆田系曾发布过要停止与百度合作的消息。因为莆田系医院觉得在百度推广上投入的钱太多了,意欲拓展其他的推广渠道。然而不到一年的“分手”后,莆田系医院还是与百度“复合”了。


来自京华时报的新闻

莆田系本身不愿意把利润分流给百度。然而,尽管如此,百度与莆田系的共生关系仍然十分牢固。莆田系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80%的民营医院。而民营医院的数量近几年在不断增长中,新建立的医院对营销的需求甚为巨大。而百度则是搜索引擎的巨头,掌握着大陆网民的最主要的信息入口。在前面也已经分析过,医疗行业的推广是百度很大的一块收入。莆田系医院显然对十倍于非医疗行业的收费不满,尝试中断合作。而百度也很清楚,收入的大头不能够让步。作为信息垄断者,它有最终能够让莆田系医院回头的自信。

最终,百度与莆田系仍然选择了合作。百度将在网上搜索医疗信息的人引入莆田系医院,最后二者都能够从患者身上获得超额利润。现实决定了二者要以这样的方式共生。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