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焦虑症 ——科技与职场的未来》是经济学人于去年出版的一本选辑,在亚马逊平台上发布了图书的电子版。这本选辑十分小巧只有75页,却深入探讨了 被自动化、算法、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所解构的未来职场的状况。今天,学委云月酱就带你来看看这本小书究竟讨论了些什么。
悲观VS乐观,两种人的态度
对于以AI为代表的自动化科技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极为代表性的态度。
- 1.卢德派。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对于自动化的影响就有着周期性的恐慌。抗拒使用新机器的手摇织布机织工为自己博得一个带贬义的名称:卢德派。这个词目前已成了绰号,专指那些徒劳地试图阻止技术进步的人。
- 2.乐观凯恩斯。早在1930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预言他的孙辈一代将几乎无工可做。凯恩斯认为这是进步的标志,尽管很多人害怕这一结果。
不过,目前对于工作将被消除的预言可能跟凯恩斯绝望的乐观看法一样,都并不靠谱。
替代效应还是创造效应
自动化焦虑症通常关注的是替代效应,用途越来越广泛的机器人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取代劳动者,即卢德派的命运。不过,以前的经验表明,只关注替代效应只是管中窥豹。
考量科技影响工作的方式之一是将任何工作中包含的任务分类,一方面按认知和手工划分,另一方面按常规和非常规划分。
行政管理和中层管理类职业包含着认知性的常规任务,到目前为止是最容易被自动化取代的。相反,从事认知性非常规工作的雇员则从科技进步中获益良多,因为科技让他们更容易处理和呈现信息。这解释了近几十年来在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上已成为普遍现象的一种模式,即顶端和底部的就业有增长,而中间呈现空心化。
机器开始进入智力密集型行业
对人类智能仍然抱有相当信心的人则认为,目前很多工作仍然需要多种技能、灵活性和判断能力,它们利用的是内隐知识,全部让机器来编码通过编码来执行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以IBM沃森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与产品则表现了他们意图进入智力密集型行业的雄心。沃森运作模式的计算方式仍是 IBM的商业机密。但它背后被IBM称之为“认知计算”的原理已广为人知,其核心是所涉软件能自我修改从而不断学习。目前沃森在医疗、法律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例如:
- 医疗公司员工训练沃森基于最新信息回答医护人员可能就多发性硬化症、肺癌和糖尿病的症状及治疗提出的成千上万个问题。
- 律师可向沃森应用提出有关破产的难题,得到的答案附带引证和来自法律或其他判例法的有用资料。
目前沃森根据一系列标准费用向用户进行收费。例如:抄录一分钟音频收费两美分;帮忙做个决定(比如挑选一瓶红酒)收费三美分;一次个性分析收费60美分;用大量数据训练沃森一次向开发者收费三美元。
重塑企业本质与职业结构
受益于技术与硬件的进步,当前大规模数据的计算能力的提升,也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火热。有些人担心像打车应用优步(Uber)和帮从业者卖掉工艺美术品的Etsy这类应用正在摧毁传统职业及其相伴的退休金和医保福利。而其他人则为这类应用带来的灵活工作时间、低价格和便利性而欢呼。
在当下,我们无法从这些争论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把优步的商业模式应用于任何能想象到的其他服务领域却开始变的流行。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其本领域的“优步”,自由职业者随叫随到,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重塑企业本质与职业结构。
更多精彩内容,云月酱就不再赘诉了,请移步阅读本书原文。最后,我们来看下亚马逊上的读者对于本书的评价,引用其中一位读者的评论:
未来科技的变革将加速,职业发展的轨迹也会因此产生巨大变革。虽然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但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所推动的产业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大趋势有所把握。这本书因此很值得一读。
发表回复